梁山泊及梁山所在位置,原为大野泽,又名巨野泽,在今巨野县东北,古时为济、濮二水汇集而成。大野泽的范围,《元和郡县志》记载:“大野泽在巨野县东五里,南北三百里,东西百余里”。按此说,则现代地理上的梁山、东平、郓城、巨野、汶上、嘉祥、济宁一带都是大野泽波及之地。后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涌入,大野泽日益淤积,泽面北移安山(小安山)至鱼山一带。宋天禧三年(1019年),黄河洪水“注梁山泊”。以后梁山泊不断受黄河决口洪水的侵淤,逐渐缩小。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(1181年)“梁山泺水退地广,金人尝遣使安置屯田,民亦恣意种之……明年,命招复梁山泺流民,官给以田”(《淮系年表》)。元至元初年,梁山泊淤垫,残留部分以南旺湖之名出现,梁山附近地带已经在水面以外的西侧。